深圳市牛商网络股份有限公司

新三板挂牌企业

首页>资讯详情

一键分享

阅读 新年车企第一热搜!高合为什么扛不住了?

发布日期:2024-02-20



  在龙年春节复工的第一天,有媒体爆出大料,中国本土的新能源车企,高合汽车宣布即日起停工停产6个月。


单仁牛商


  但很快这条消息就被高合汽车说是传闻,企业还在正常运营。

  但是,高合汽车也承认现在遇到了很大的困难,正在想办法自救。

  比如说:2月底发1月的工资、3月还留在高合汽车的员工,发放基本工资;3月之后就只发放上海的基本工资,同时,取消2023年年终奖,建议员工自寻出路。

  大家知道,工资是一个红线,高合可能在经营上暂时看不出有太大问题,但是资金链大概率已经断了。

  说实话,我在单仁行上不止一次分析过新能源汽车市场会越来越残酷,但没想到刚开年就已经有车企扛不住了。


微信图片_20240220082655


  作为华人运通旗下的电动汽车品牌,高合拿到过交通银行50亿的投资,又有行业内最顶尖、最专业的一批人带队,为什么竟然还会深陷绝境呢?



  我想,“曲高和寡”或许是一个重要的原因。

  高合汽车的创始人叫丁磊,不是网易的那位丁磊,这位丁磊是传统车企的大神级人物。

  在2005年,丁磊担任上海通用的总经理,在他的带领下,上海通用连续5年夺得中国汽车销量冠军,成为历史上第一个年产销破百万的中国汽车企业,这是管理能力的写照。

  而且,丁磊并不只是一个传统的职业经理人,还是一个技术性人才。

  他本身在1988年毕业于复旦大学物理系,是中国很早期的硕士之一,一毕业就去了上海大众当质量工程师,随后被提拔到总部上汽集团,从质量、工程、采购、商务一路干到通用总经理,上汽副总裁,这是他专业能力的写照。


微信图片_20240220082700


  甚至,他还担任过上海浦东新区的副区长,参与过引进特斯拉的项目,这是战略眼光和资源的保证。

  不开玩笑的说,丁磊深度参与,甚至是直接影响了中国汽车30多年的变化。

  当这样一位行业的领军人物,在2017年要去创业,要去做新能源汽车的时候,这样的起点基本上完全碾压同期造车新势力蔚小理的配置。

  换你是投资人,你会觉得谁的成功概率更大一点呢?

  所以,高合汽车几乎是没费多大劲就招来了一大批完整的团队,以及政府层面的战略投资和海外投资。

  但是,高和汽车的销量却是走出了“高开低走”的局面。

  我们统计了一下,2020年9月,高合汽车第一辆车HiPhi X上市。

  2021年,高合汽车全年销量4237辆,2022年是4349辆,也就是每月卖出去350辆左右,2023年销量干脆就查不到了。

  为什么销量这么差?


微信图片_20240220082703


  如果说创始人不懂车、团队能力不行、技术有问题、营销有问题还能理解。

  但高合从一开始就规避了这些问题。

  创始人丁磊,是能管理“上海通用”这个级别车企的行业顶级大神,对汽车产业链和技术了如指掌,团队大半都是他一个个找来的优秀人才,都是过去的手下、门生,对汽车无比熟悉。

  这样的创始人和团队,简单说一句不懂汽车、车不行,那是对大家智商的侮辱。

  那么,高合到底哪里出了问题?



  我们反过来去倒推,高和汽车的定位很有意思。

  就跟今天小米汽车的定位类似,高合定位在了“豪华电动超跑SUV”,价格自然也是豪华的,一辆车要卖到60-80万。


微信图片_20240220082706


  这样的定位非常的小众、独特。

  跟主流审美,甚至是和所有车型相比,都有那么点与众不同。

  为什么会有这个定位?

  难道带领过上海通用的丁磊,不会有迹可循,按照已经被验证过的道路去做一个“小通用”出来吗?

  我看了很多资料,看到丁磊接受采访说了这么一段话:

  “我创建高合,是为了创造作品,不只是商品,因为我做过这么多车了,我不想再做一个为商品驱动而定义的产品,不想再重复,我不希望看到一个平庸的东西,如果平庸,宁愿没有。”

  我想,这可以解释为什么高合汽车选择了一个与众不同的方向,打造了风格不同的作品。

  但是,与众不同是有代价的,高合在这一点上付出了自己难以承受的代价。

  我认为“打造一个完美的作品”,这一点是一个关键性的错误。

  举个例子,高和的第一款汽车有6个门,除了正常的四个门之外,还有一个鸥翼门。


微信图片_20240220082709


  也许这个看起来很酷,别的汽车确实找不到。

  但汽车是制造业,是一个大规模生产的工业产品,整个供应链的链条很长,分工程度完善,车企最大的成本就是原材料和配件成本。

  我们有很多学员就是制造企业,还有车企的供应商,我很了解做这个东西的难度和成本之高。

  大家其实很担心接到这种从来没人做过的订单。

  这就意味着在行业内没有先例,也没有可借鉴的经验。


微信图片_20240220082713


  也就是说,每一层的供应商都要拿着设计图,从0开始把这个门做出来,装进去,还不能影响整个产品的性能,这个过程非常麻烦,需要很多时间做调校。

  而且,高合设计的这个门,一开始不会给供应商下太多的订单,这就意味着成本会非常高,一定会超过同行,要不然没有哪个供应商愿意接,除非降低要求。

  但是,别忘了,丁磊是一个汽车行业的顶级人物,他对细节有着极致追求,不会妥协自己的标准。

  所以,不要小看一个门,它就可能影响到了整个公司的成本、定价和毛利率水平。

  当然,如果销量能够做大,市场能接受,高合就有机会去降低成本。

  但事实证明高合赌错了,用户觉得它“好看但不实用”。


微信图片_20240220082716




  我们来看看另一个和高合很相似的车企,理想。

  理想和高合都只有3款车型,定位看起来也很类似,高合是“豪华电动超跑SUV”,理想是“豪华电动MPV”。

  这两个差别在哪里呢?

  理想是针对家庭用户的出行和旅游需求,MPV可以坐上6、7个人,所以,理想汽车打出来的招牌就是“创造移动的家,创造幸福的家”。

  从产品上看,理想的L7、8、9三辆车不只是看起来很像,从供应链角度来说,三辆车就是1.5辆车,因为它们有很多的共用件,开发的逻辑是一致的。

  那差异在哪里?


微信图片_20240220082719


  在用户强感知的场景和体验上。

  比如说有没有冰箱?沙发多了哪些功能?后坐有没有空调?有没有镜子?有没有屏幕?是不是有香氛?空间布局的是不是更大?电量是不是更足?

  这些都是用户,特别是家庭成员坐车能切身感知到的需求,大家坐车坐爽了,自然就不会关心你的配件,你的参数了。

  对于理想来说,同样是定位一个小众市场,同样是销量不确定,但它通过车型共用的方式,在用户强感知的场景做创新,在弱感知的地方做共用。

  这就实现开发费用的均摊和供应链价格的下降,保证了产品的经营能力和毛利水平,同时也保证了不同车型的体验优势和用户满意度。

  这就是经营背后的逻辑,怎么在一公分的宽度上,去挖出一公里的深度。


微信图片_20240220082722


  高合不是输给了价格战,而是输给了自己的“曲高和寡”,输给定位之后的落地,输给了脱离现实的理想。

  当然,我也不能否认高合给逐渐同质化的汽车市场,带来了不少新鲜的想法。

  但总有一些冒险者,最终会成为历史的一页注脚。
下一篇: 单仁开年演讲:2024倍速成长,赢在视播时代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