上两周和大家分享了芒格“逆向思维”里的对立型思维。
但逆向思维是不是只要凡事反过来想就对了?
这绝对是不够的,只是黑白分明,思考就容易陷入极端。
逆向思维包括三种思维方式:对立型、互补型、因果型。
简单解释,如果对立就是反过来想,那么,今天要讲的互补,就是通过增加不同维度思考出解决方案,我会和大家通过三个角度和案例,共同理解和应用。
在2022年
单仁牛商的全国十大牛商颁奖礼上,我分享了《危机下崛起的力量》:面对经济下行、需求不振,企业除了加大推广和销售力度,还有什么办法来提升业绩?
用逆向思维的“对立”来思考,危机就是企业突破、超车的好机遇,但具体怎么做呢?怎么把这样的想法变成可以执行的方法呢?
这就要增加纬度去互补,从产品维度来想,可以分为旧产品vs新产品;反过来又可以从客户维度来想,分为新客户vs老客户。
它们组合,就延伸出三个新方向:
1、旧产品新客户:开拓新市场、新客户,包括但不限于海外市场、跨年龄、跨性别的客户。
2、新产品旧客户:开发相关产品多元化。
3、新产品新客户:不相关产品的多元化,著名案例就是云南白药的牙膏,大家可以看文稿中的图。
另外,我还分享过的一家百年品牌东阿阿胶,也是采用了从产品/客户角度,延伸出新的发展方向,
作为企业家,在面对经济调整期和公司困局的时候,就需要开拓思路,如何去开拓?
1、灵光乍现式的蹦出灵感,当然这种方式可能拯救企业一时的危机,
2、就是用我这种系统化思路,通过逆向思维的互补型思考,在原来产品维度,再增加对立的两个角度,从一生二,二生四,处处有生机。
这种互补型思维,具有全面性和前瞻性的好处,能帮助企业家找到更好的方向,也包括公司内部的经营当中。
比如说我们在年终人才考核的时候,碰到业绩好,但是价值观/态度差的员工,应该怎么办?
是末位淘汰,还是首位淘汰?
大家请看文稿中的图,在阿里巴巴的人才评价体系,有五类员工;狗、野狗、猎犬、小白兔、明星。
京东也有类似的人才评价体系,把员工按照业绩和价值观分为废铁、铁锈、铁、钢、金子。
这就是把业绩和价值观,按照高低,延伸出四个方向:
低业绩、低价值观,必然要淘汰;
低业绩、高价值观,进一步培训,或者转岗;
高业绩、低价值观,要特别慎重的淘汰;
高业绩、高价值观,就是企业的明星员工,要重用、升迁,然后萃取出优秀模型来培训复制。
在四者的中间,中业绩、中价值观,就是企业的核心骨干,也是重点培养的后备力量。
同样,芒格逆向思维的互补型,也可以用到投资上,投资考虑有两个维度:
企业经营价值,包括企业营收、利润、现金流等;
市场投资价值,股价、估值。
按照对立+互补,我们可以分成四个类型:
1、低投资价值、低经营价值:这就企业就不适合参与;
2、高投资价值、低经营价值:短期投机;
3、低投资价值、高经营价值:卖出;
4、高投资价值、高经营价值:重仓买入。
举个例子,过去这两年我参加比亚迪公司的股东会,多次接触比亚迪高管做市场调研,我曾经有个结论是:比亚迪处于高经营价值,但是低投资价值的区域,也就是卖出阶段。
很多人可能觉得奇怪,比亚迪这两年销量、业绩暴增,妥妥的全球电动车销冠。
是的,这就是高经营价值。
但是在2020年比亚迪市盈率高达280多倍,回本需要280多年,我推算每年翻倍的销量,三年后也才20倍市盈率,才刚刚到合理投资区域,还没有到物超所值。
可以说,如果2020年高位买入,这三年没有多少收益,甚至可能亏损。
一眨眼,三年过去了,比亚迪股价在持续三年销量、营收、利润翻倍的情况下,股价还是下跌超过40%。
这也是逆向思维在投资市场的应用,这种决策思维,就能避免手里拿着锤子,看什么都像钉子,手里有钱就要投点什么的锤子思维。
我最近在一个千万企业家俱乐部里分享,这个俱乐部不是千万身价,而是企业年利润在千万以上,有企业家就问我,每年企业有上千万,甚至数千万的利润,应该是加大对企业的投资,还是拿去外面做投资?
我就用逆袭思维互补型,从收益率和投资标的两个维度做了分析,大家也可以看文稿中的图。
1、低收益、自己公司/资产,不考虑加大投入自己公司;
2、低收益、外部公司/资产,不考虑投入;
3、高收益、自己公司/资产,考虑积极投入;
4、高收益、外部公司/资产,需要请投资专家、财务专家、法律专家认真评估后投入。
当然,收益率的综合评估维度,要参考多个指标进行打分,比如营收最近三年增长率、利润最近三年增长率、正现金流、毛利率、净利率等等。
前两个方案中,大部分企业家都能考虑到,在第三类“高收益、自己公司/资产”中,还要考虑自身行业变化剧烈程度和经营能力。
第四类方案,是千万企业家俱乐部中出现问题最多的。
有位企业家分享前几年投资了一家外部公司两千万,由于轻信别人的建议,没有做深入研究评估,现在剩下不到10%。
外部公司投资虽然有着高收益,但是需要专业人士分析,除了行业前景、商业模式外,还要请投资专家、财务专家、法律专家去认真评估后才能投入,这些费用约10万~50万不等,看起来有点贵,比起2000万的投入,也才0.5~2.5%左右。
我以往投资企业,也专门会请财务专家、法律专家把关,包括股权、财务报表各方面情况,这些都是我踩过坑,交过学费的经验。
2007年,芒格在威斯科金融公司股东大会问答的最后一个问题是:“如何得到你所希望的?”
芒格说:“判断出什么是你不想要的并回避掉它,那你就会得到你所希望的。巴菲特具有和我同样的本能。”
接着,芒格又补充了一句:想得到一样东西,最好的方法是让自己配得上它。
逆向思维的对立和互补,不只是找到我们想要的,也要列出我们不想要的,从而极力回避掉。
那如何让自己配得上?
如果“99+1=100”算是成功的话,一定是那些做好了99分准备的人,才能在机会、风口来临时得到那关键的1分。
有一个非常恰当的比喻:“我有螃蟹,你有醋吗?”
反之,如果自己努力不够,却整天想着机会、风口、有高人指点、看个风水,拿着1分满世界去找那99分,这种“我有醋,你有螃蟹吗?”的思维模式,你觉得会成功?
在今天分享的芒格逆向思维的对立型和互补型,看似很虚,但通过阿里、京东的人才评估体系,东阿阿胶、云南白药的增长模型,巴菲特·芒格价值投资模型这些案例,希望大家能更好理解这种顶尖思维。
这就是你企业经营和投资的99分,等到机会、风口的这1分来了,就是99+1=100的时候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