距离2023年结束不到三周的时间,沪深300指数创下了2020年2月份疫情爆发以来的新低。
在这样的低迷期间,我们未来在哪?
我最近和一些企业家、投资者分享了科技、卫星通讯和消费行业的趋势和格局,因为往往在这个时候,就是我们思考布局的时候。
在过去三十多年投资历程中,我就出现过两次由于市场持续下跌三年后,我和大部分人一样失去信心,导致错过抄底的机会,错失了两倍和五倍的机会。
所以,我时刻提醒自己,机会总在所有人都放弃的时候。
这也是芒格所说的“逆向思维”。
芒格说:按我本身的能力和才智,我不应该取得这么大的成功。我能成功,是因为我年轻的时候,掌握了几个思维方法,后来在一生中反复使用。
在上两篇文章中,我总结了芒格的四大思维:
1、士大夫精神、走大道;
2、多元思维;
3、逆向思维;
4、自我否定。
今天分享第三点,逆向思维,它的价值在于可以让你思考更全面,想得更深刻,在关键时刻有更多的选择。
我十几年前第一次接触“逆向思维”的时候,感觉没什么,都是一些大道理。
但我深入研究后,它不只是简单的抄底,逆向思维是一种投资思维、学术思维、甚至是哲学思维。
芒格提倡的“逆向思维”来自于代数学家雅可比。
雅可比说:“反过来想,总是反过来想。”
在做出决策之前,我们不是研究别人怎么成功的案例,而是收集各种错误判断的例子,然后仔细考虑怎样避免错误的发生。
简单直白的说:
如何把企业做到行业第一?反过来想:企业是如何破产的?
房价下跌怎么办?反过来想:如果未来三年房价上涨了,我现在该怎么办?
股市跌了怎么办?反过来想:如果未来三年股价上涨了,我现在该怎么办?
做投资者如何盈利?反过来想:就是知道投资者如何亏损的?
教育孩子的最好方式是什么?反过来想:毁掉孩子的最好方式是什么?
“逆向思维”有三个角度,这三角度的第一部分就是拥有对立思维。
举个例子,杰克·韦尔奇创造了末位淘汰制,也就是著名的活力曲线,他把企业员工分成三类:20%最好的员工,70%中间的员工,10%最差的员工,也就是要进行末尾淘汰。
如果用芒格的逆向思维反过来想,岂不是要“首位淘汰”,业绩最好的也要淘汰,这是不是很反人性?
根据我自己管理团队和考察企业之后,的确出现过“首位淘汰”。
“首位淘汰”有两种情况:
1、能力好、业绩好,但是态度差、价值观差的员工。
因为这类员工,能力越强,破坏力就越大,著名的案例就是吕布,吕布的武功当年天下第一,但是杀丁奉、杀董卓、反刘备的三姓家奴,是不是属于“首位淘汰”的?
我在企业文化系列文章分享过,这类能力越强、破坏力就越大的员工,就像阿里所说的野狗、京东铁锈式的员工,要第一时间清除。
2、“首位淘汰”还有第二个情况是个人业绩、能力过于突出的。
管理大师德鲁克说:如果一个管理者说他有一个下属,太能干了,他们部门离不开这个下属,那我会马上把这个人调到其他部门。
我们要依赖的是一个团队、一个系统的力量。
如果一个部门离不开一个员工,那就说明这个部门其实系统能力不强,如果那个员工一直留着,系统能力就可能一直建设不起来。
我投资企业,主要是投资成长期、成熟期的企业,在考察企业的过程中,我会特别关注创始人和高管团队的情况。
如果一个企业的创始人、某个高层过于强大,企业是无法持续高速发展的,他们是制衡企业能力的天花板,不管是离开,还是可能发生的意外,都会引发企业的震荡。
所以,过于依靠一个人的力量,就会忽略系统能力的建设。
末位淘汰vs首位淘汰,这个对立思维,是不是让你有点理解逆向思维了?
我在和大家分享一个例子,在华为2000年销售额达到220亿,利润29亿,位居全国电子百强首位的时候,任正非写下了《华为的冬天》,大谈危机和失败。
文章写道:
公司所有员工是否考虑过,如果有一天,公司销售额下滑、利润下滑甚至会破产,我们怎么办?
十年来我天天思考的都是失败,对成功视而不见,也没有什么荣誉感、自豪感,而是危机感。
也许是这样才存活了十年,我们大家要一起来想,怎样才能活下去,也许才能活得久一些。
正是任正非时刻的危机感,才躲过2000年互联网泡沫,才有了现在引领中国创新的华为。
同样,逆向思维不只是在企业经营中发挥作用,投资亦是如此。
十多年前,我接触另外一位95岁的长寿股神坦普顿(John Templeton),研究他多次逆向投资的案例:
70年代,他在日本经济大爆发前抄底,获利数十倍,被称为全球投资之父,
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之后,他通过基金逆向投资韩国股市;
2001年“9·11”事件发生后,美国股市紧急停牌了几天,然后在9月17日重新恢复交易。
当天一开盘,美国股市暴跌,很多人都在不计成本地卖出,但是这个时候,坦普顿开始买入暴跌的航空业股票。
他打赌政府不会让航空业倒下,6个月后,他买进的公司最高达到了70%多的收益。
他几乎都是在一片哀嚎中抄底,在大众极度悲观的时候反其道而行之,凭着逆向思维投资,获得数倍甚至数十倍的回报。
用坦普顿的话说:“等到100个人中的第99个放弃的时候”,这就是逆向投资思维的核心。
当然,芒格在《穷查理宝典》书中写到:
任何一个优秀的数学家,他要学会有时候采用正向思考,有时候采用逆向思考,这样他就能够明白,什么时候应该把主要的注意力放在他想要的那些事情上,而什么时候放在他想要避免的那些情况上。
在经济和股市的低迷期,我并没有放弃,而是投入大量的精力研究企业成功和失败的原因,例如在饮料行业,可口可乐、农夫山泉是如何从数次危机和价格战中活下来,从而成为行业老大,中小企业是如何复制大型企业的路径,从几亿、五十亿、百亿、到千亿的逆袭,从而发现五倍、十倍的投资机会。
今天和大家分享了逆向思维系统的第一个角度“对立思维”,下周再和大家分享另外两个部分。
最后送给大家一句话:
伟大领袖靠的是危机、或者高峰关头的表现,投资大师重要的是看他熊市中的逆向思维,而不是牛市的表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