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三板挂牌企业

首页>资讯详情

一键分享

阅读 年终将近,企业的年度考核怎么做?

发布日期:2025-11-02

01

进入到11月,越是接近年底,企业一边要冲刺,一边也要开始准备自己的年度考核。

这几年因为内卷的原因,年度考核越来越有一种往极端走的趋势。

无论是员工,还是领导者,对待年度考核这件事情,好像都有不小的焦虑。

对员工来说,考核就是加在头上的紧箍咒,是企业降本裁员的工具。

对领导者来说,考核好像把自己和员工推向了对立面。

所以,在接近年终岁尾的时候,我们一起来聊一聊,从企业经营者的角度出发,如何对待考核这件事。

02

首先,我们先明确一个问题,企业为什么需要对员工进行年度考核?

在我看来,考核由浅入深,对企业有三个层次的价值。

第一个层次,就是给员工过去一年的表现打分,作为论功行赏和复盘总结的依据。

第二个层次,体现了考核对于企业管理的“事前管理价值”。

假如没有考核,干多干少拿一个价钱,那组织不可避免的沦为吃大锅饭的地方。

倘若考核制度不够明确,评分高低全靠领导者的个人主观臆断,那些曲意逢迎的人会吃香喝辣,真正认真干工作的奋斗者就会受伤。

所以,企业需要一套明确的考核制度来激励员工,同样也是去规范领导者。

第三个层次,体现了考核在管理中的“事后管理价值”。

什么叫事后管理价值呢?

很多事做之前是没办法预料会出哪些意外和结果,只有把它做完了才知道对不对。

考核在很大程度上,就是为了明确和调整企业前进的方向,知道自己要去哪,接下来的动作怎么调整,需要什么样的能力。

有这种明确指向的考核,才是帮助员工和企业进化和自我革命的利器。

03

当然,这不可避免的会要涉及到一点,考核结果出来了之后,很多事往往是需要从上级到下级的深入交流来实现的。

这时候的深入沟通非常重要了,得聊聊他过去的表现,聊聊我们对他的期待,很多企业差就是差在这一步了。

考核本身不只是为了打分,而是为了双方深度的沟通交流,不管年度的考核,还是月度、季度考核其实道理是一样的。

表扬可以当众说,批评最好私下讲,表扬人要吹喇叭,批评人要打电话,特别是考核的时候,免不了会有批评,该红脸就红脸、该流汗就流汗。

即使一件事情在领导看来再怎么天经地义,真正沟通起来,也要讲究方式方法,要懂得换位思考。

特别是在考核这种给一个人“打分、定性”的时候,领导者一定要格外注意自己的目的,语气。

当然,有的领导者和经营者可能这时候要提出不同意见了:“你看,大家都是成年人了,我还要把他们当小孩子一样哄着?”

这么想,其实是不理解人类的“爬行胆”。

什么是爬行胆?

就是人在遇到一定压力的时候,会不自觉的表现出爬行动物感到危险的三种表现,我把它简称为3F。

第一种是想逃跑,flee。

遇到了压力,无论是多么勇敢的人,本能的反应就是特别想逃离。

但毕竟人是社会动物,要赚钱养家,不能一走了之。

所以,员工在感受到领导压力的时候,逃并不现实,这时候他会展现出第二种爬行胆:

打,fight。

当然,他也不是真的说要跟你动手,而是他会不自觉的在内心里和你对抗。

你说他干的不好,他不会去想你说的有没有道理,而是想方设法的为自己开脱,找借口,证明你说的不对。

我们一遇到员工和自己抬杠的时候,往往火气也就上来了,大多数会拿出上级的威严去压制对方。

好了,这时候对一个下属来说,他逃也不成,反抗也没用,人就会陷入一种“僵化”的状态,也是第三种F:frozen,翻译过来叫冻结。

你说什么,他可能都不吭声了,你再一逼他,他就会点头,但是你的话根本没往心里去。

这样的考核和沟通也就失去原本的价值了。

04

所以,我们简单来讲一些考核沟通的方式,千万不要小看这一点,像美的的CEO方洪波就说过,自己绝大部分时间都花在了跟员工沟通交流当中。

我们自己心里要明确,领导者的核心任务就是来帮助员工成长进步的。

只有员工进步,企业才能进步,我们的事业才能进步,我在单仁牛商年度计划特训营就跟大家讲,企业增长表面上是业绩的增长,其实是公司组织能力、管理能力和员工执行能力的成长。

大家的利益是一致的,所以不应该对立,而是要放在一个战壕里,比如和员工谈话的时候,我们可以拉近一点距离,至少不要中间隔着一张桌子对立而坐。

除了拉进物理距离,也要拉进心灵的距离。

很多老板对员工讲话特别不客气,虽然说“只对事,不对人”,但你得会分场合,在绩效考核的时候,关注事,更要关注人。

先处理心情,才能更好地处理事情,这句话不管是对我们自己,还是对员工都非常重要。

同样,在沟通的过程中,领导者可以尝试做一个提问者和倾听者。

让员工去讲一讲自己工作中的体会,收获和不足,哪些事做好了,哪些事没做好,是受到了什么样的干扰,导致自己没有发挥出自己的潜能。

如果员工愿意和你敞开心扉,那他此刻讲的很多话,可能作为上级是不怎么爱听的。

但这时候你得忍住指正他的冲动,要换一个视角,站在他的角度,试着去理解他的话,不是直接全盘否定他的观点。

道理很简单,真正你觉得不行的人,考核完直接就让他走人了,那些你愿意去留下来谈心的人,本质上就是为了通过“考核”的动作来帮他明确目标,认清现实,找到不足,让他有效的行动起来。

这时候,不要用“你必须”的命令规定他到底该怎么做,而是用“你不能”的方式帮他划清界限。

边界之外,决不能碰,这是底线。

边界之内,自由发挥,公司整体的舞台都是员工的舞台,也是自己管理的舞台。

05

最后,我想借年度考核这样的机会,包括日常跟员工的沟通,月度计划的考核,跟大家分享5个“教”的层面。

第一层是“管教”,你照我说的做。

这样“管控命令型”组织每个人都会觉得很累,业绩好的时候没关系,一旦业绩不理想,内部就会像一个火药桶,一点就炸。

第二层是“说教”,我来告诉你怎么做。

这样虽然比管教要好一点,但假如领导者天天让别人努力奋斗,自己没事喝茶旅游,打高尔夫,那只会起到反作用。

所以,到了第三层,叫做“身教”,我做给你看。

能言传身教、以身作则的领导者,很不容易。

但想要在残酷的竞争活下来,光靠以身作则,可能还不够。

我们还得再多一层,那就得学会“请教”,先问他,你会怎么想?你会怎么做?

一个好的领导者,不是把自己的智慧简单的复制给每个员工,而是去激发每个员工的智慧,让他们学会用自己的聪明才华把事情做得更好。

当然,如果企业的规模已经到了一定的层级,领导者无法去关心每一个员工,这时候就要学会第五个层次的“教”。

“传教”,我们为什么这么做?

传教的核心是什么?

其实就植根于内心的文化。

在企业当中,这就是一家企业的文化和价值观,我们的使命愿景是什么,我们下一步目标在哪里,我们为什么要这么去做?

它就像一面旗帜,一个标杆一样,看上去好像没什么意义,但实际上,文化才能够最大限度把团队凝聚在一起,理解未来要完成的目标,支持每个人的行动,朝着同一个目标前行。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

        -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责任编辑 | 罗英凡

图片均来源于网络

本文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,股市有风险,投资需谨慎

■ 免责声明

本文涉及有关上市公司的内容,为作者依据上市公司根据其法定义务公开披露的信息(包括但不限于临时公告、定期报告和官方互动平台等)作出的个人分析与判断;文中的信息或意见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商业建议,市值观察不对因采纳本文而产生的任何行动承担任何责任。


上一篇: 企业如何跨越“采纳-转型”的AI鸿沟?
下一篇: 未来,从个人到企业,最稀缺的资源和核心瓶颈是什么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