01
在前两天,亚马逊正式宣布计划在全球范围内裁减1.4万人,这是亚马逊历史上规模最大的裁员。
这也引发了市场的广泛关注,因为很多人都想不明白,亚马逊的业绩明明非常好,为什么要大裁员呢?
在2025年的第二季度,亚马逊全球收入达到1677亿美元,同比增长12%,营业利润达到192亿美元,几乎所有指标都超出了市场预期 。
所以,市场对亚马逊三季度的预期也很乐观,分析师普遍预计这又会是一个创纪录的季度。
但偏偏就是在这个时候,亚马逊却选择了大裁员。
在亚马逊CEO和副总裁的回应中说到:
“我们需要记住的是,这个世界瞬息万变,AI是自互联网以来最具变革性的技术,它使企业能够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进行创新,无论是在现有市场领域,还是全新的市场领域。
我们深信,为了尽可能快速地服务客户和推动业务发展,我们需要精简组织架构,减少层级,明确责任归属。”
02
这个回答也解释了亚马逊为什么会裁员?
强劲的增长并不是阻止企业裁员的理由,反而让亚马逊更有能力承担变革重组的资本,AI所带来的革命是根本的战略动因。
其实,亚马逊的举动并不是孤立的,而是2025年整个科技行业战略转向的缩影。
在2025年,微软、谷歌这些巨头同样在强劲增长的同时宣布裁员,这种裁员潮跟以往的裁员有着本质区别。
它们不是由金融危机或企业亏损所驱动,目的不是为了更好的活下去,而是为了更快地转型,把更多的资源和预算从人力资源重新导向AI智能。
这个趋势被精辟地总结为一句话:“用人才换GPU”。
像在2025年5月的财报电话会议上,亚马逊的CEO贾西就宣布要在2025年花费超过1000亿美元去建设AI和云计算所需的基础设施。
并且,他还发出了预告,他说“如果你相信你的使命是让客户的生活每天都更轻松、更美好,并且你相信每一种客户体验都将被AI重塑,你就必须这样做。”
在6月,贾西还通过内部备忘录向全体员工发出了明确的警告,那些愿意拥抱变化、学习AI并且利用AI为客户创造价值的人,将会在未来处于有利地位,反之就将被淘汰。
而在这场大裁员当中,亚马逊的PXT部门,也就是行政人力部门成了重灾区。
CEO贾西认为,这种典型的企业职能部门,工作中充满了重复性劳动和数据整理,它们完全可以利用AI,用更少的人来做今天正在做的某些工作,从而把资源转移到需要创意、需要思考和分析的岗位上。
像IBM这些科技巨头也公开表示,将暂停招聘AI可以取代的重复劳动岗位。
同时,贾西还特意发布了一道强制命令,要求员工与经理的比例提高至少15%,这实际上就是一道裁减中层管理人员的硬性指标,他甚至创建了一个“官僚主义邮箱”,用于记录发现的任何官僚主义或者不必要的流程。
为什么呢?
在疫情之前,亚马逊的管理层级是6层,但在疫情之后,管理层级猛增到了15层,过多的管理层级开始延缓决策,带来组织内耗,让亚马逊在AI竞赛中落后。
在2025年,亚马逊的股价是纳指七姊妹当中表现最差的,这给CEO贾西带来了巨大的压力,他不仅需要保持利润增长,还必须向市场证明亚马逊在AI上拥有绝对的优势和清晰的盈利路径。
而在亚马逊裁员1.4万人的同时,一场规模更大的自动化革命也在亚马逊的物流网络中展开。
亚马逊计划到2027年,通过使用Proteus和Sequoia这些移动机器人,实现75%的物流运营自动化,代替工人的搬运和整理,避免在2027年之前招聘16万的美国工人,预计节省126亿美元的劳动力成本。
所以,亚马逊的意图很明确,利用AI和机器人技术,对管理、运营的每一个环节进行彻底的效率重构,从根本上重塑公司的运营模式、消除多余管理,最终实现亚马逊要成为世界上最大创业公司的愿景。
03
其实,包括亚马逊、埃森哲、微软、谷歌这些企业的动作来看,我们必须要承认一点,AI带来的变革是不可避免的,某些工作注定会要消失,但新的工作也会出现。
任何试图粉饰太平的含糊其辞,都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表现,只会滋生企业内部的谣言和恐惧。
我们必须要让员工理解AI,并且培训员工如何使用AI工具来提高效率,让他们能够去创造AI无法创造的价值。
同时,我们自己也需要思考几个问题。
我们每年在重复性、流程性的工作上花费的总成本是多少?
假如把成本的30%-50%投入到AI或者自动化系统中,我们能不能在未来1-3年内产生更高的回报?
我们的管理层级有多少?一个决策平均需要多少层审批?一个新想法从提出到执行需要多少时间?是不是也像亚马逊一样,一个决策需要跨越10层以上的审批?
我们中层管理者的主要工作到底是在“传递信息”还是在“创造价值”?我们哪些管理是多余的?
我坚信,未来的企业组织必须是精干、敏捷的,企业必须从工业时代的金字塔层级结构坚决转向AI时代的团队网络。
在这个网络中,每个团队都要会使用AI,被AI高度赋能,对自己的结果直接负责。
同时,我们还要去思考企业在AI时代下的业务价值和模式。
像单仁牛商自己现在就在进行课程的革新,我们要从“销售时间与专业知识”进化为“销售由AI驱动的业务成果与平台工具使用权”。
也就是我们不光要让大家理解“做什么?”的问题,还要去回答“为什么”的问题,包括我们为什么要去进行业务的转轴和再定位?企业在今天进行全域营销的战略考量是什么?
同时,我们还要去落地实战,教授“怎么做”的问题,比如说怎么在复杂的真实商业环境中打造企业独特的营销系统,拿到结果?如何去管理一个由人跟AI共同组成的团队?我们怎么去充分利用好AI工具?
我们希望未来向客户提供的不再是简单的营销策略和执行服务,而是一个由专业营销AI和专业顾问组成的“AI全域营销团队”,能够让我们的客户从理解到运用,再到自主地去完成从市场研究、策略制定、预算分配,到跨渠道内容生成、广告投放、实时绩效监控和迭代优化的完整全域营销闭环。
我们要把我们的知识体系,不能局限在对过去的经验总结,而必须是前瞻的、系统的、能指导实战的“AI时代营销与经营新思想”。
我们的深度服务,也不能只是标准的服务流程,而必须是陪伴企业穿越周期、量身定制的专业服务,一直到实现我们对客户的承诺,让客户拿到实际的结果为止。
当然,面对AI的变革,我们还有探索和准备要做,我们也会在单仁行持续的跟进,祝福我们所有的企业都能在AI时代茁壮成长。
—
责任编辑 | 罗英凡
图片均来源于网络
本文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,股市有风险,投资需谨慎
■ 免责声明
本文涉及有关上市公司的内容,为作者依据上市公司根据其法定义务公开披露的信息(包括但不限于临时公告、定期报告和官方互动平台等)作出的个人分析与判断;文中的信息或意见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商业建议,市值观察不对因采纳本文而产生的任何行动承担任何责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