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三板挂牌企业

首页>资讯详情

一键分享

阅读 雷军第6次年度演讲,小米实现了什么样的改变?

发布日期:2025-09-26

01

昨天晚上,小米创始人雷军举行了第6次年度演讲。

尽管我知道,这不仅是雷军个人的IP营销,也是小米发布会的产品营销,即使我平常很少用到小米的产品,但我依然看完了全程。

为什么呢?

从2020年的《一往无前》,雷军首次以演讲的形式回顾创立小米的十年,到2021年《我的梦想,我的选择》,雷军宣布要堵上一切造车;再到2022年《穿越人生低谷的感悟》,在那个艰难的阶段,雷军分享了创业路上的挫折,讲到了自己的信念,要把高端化作为小米的生死之战...

雷军有点像是我们身边的朋友,跟大家讲述着自己的经历,总结自己的喜悦和失败,最后还不忘鼓励大家,顺便把小米最新的产品和结果介绍给大家。

所以,哪怕不是小米的用户,我也很乐意坐下来3个小时,听一听雷军讲了什么。

今年的主题很有意思叫《改变》,那么,雷军讲了什么样的故事呢?小米这几年又实现了什么样的改变?

02

表面上,雷军讲了“玄戒”SoC芯片和小米汽车业务的成功。

但实际上,雷军是讲了一个小米通过长期坚持和内部革新,实现了看似不可能目标的故事。

过去,小米长期陷入到“低端、廉价、组装厂”的标签,如果只是通过手机按部就班的升级,小米想要摆脱这些标签,完成高端化会非常缓慢和艰难。

所以,雷军瞄准了这几年大众最熟悉也最为关注的新能源汽车和芯片,投入了巨大资源去冒险,特别是在雷军的讲述中,把这场高风险的商业转型,讲成了一部一波三折、充满理想主义和英雄色彩的企业史诗。

小米也凭借芯片和汽车的成功,彻底重塑了品牌形象,把品牌形象拉升到科技、高端、创新的维度。

在这个过程中,小米著名的“三大铁律”:技术为本、性价比为纲、做最酷的产品,也悄然发生了改变。   

第一、技术为本的升维。过去,小米的“技术为本”更多体现在成熟技术的整合优化上,但是随着玄戒芯片的问世,它已经升维成小米对底层核心技术的自主创造和定义,这也标志小米从技术的使用者,转变为技术的创造者。

第二、对性价比的再定义。小米过去的性价比更多在于价格优势,但借助于芯片和汽车,小米的性价比在向“同价位性能最好,同性能价格最低”的高性能价值比演进。这给小米品牌向上突破,进入更高端的市场区间提供了重要的支撑。

第三、最酷产品的生态化。小米把“酷”的定义不再局限于单个产品的工业设计或者是单一功能,而是借助于芯片和汽车,扩展到了“人车家”全生态的智能体验。

所以,小米本身完成了一次关键转型,从一家以性价比为标签、专攻硬件的挑战者,演变成一家跟苹果、华为这些全球巨头对标、具备深度垂直整合能力的科技生态架构师。

这些就是雷军想要借助于年度演讲向公众和用户传递的信号。

同时,我也相信,小米的商业模式也会在未来迎来一次变革。

虽然小米目前的主要收入来自于硬件和一部分的互联网服务,但是,一个完整的“人车家”生态系统给基于订阅的高利润服务打开了广阔的空间。

就像在汽车业务,小米可以推出不同功能的订阅包。

在智能家居领域,小米可以提供整合的智能安防、能源管理和家庭云服务。

在全生态层面,小米可以打造统一的云存储、内容和会员服务体系。

这种从“一次性硬件交易”向“持续性服务订阅”的转变,跟苹果这样的科技巨头的成长路径不谋而合。

手机、汽车这些硬件会更多扮演服务交付的入口和载体,而真正驱动业务长期增长的,是建立在这个庞大硬件生态之上的服务业务。

这是小米未来迈向更高利润、更稳健商业模式的关键所在,而现在雷军也是在做这样的铺垫。

03

当然,在整场年度演讲中,我作为一个创业者和经营者,也会为雷军所坚持的向上成长和变革理念所打动。

今年是单仁牛商的第19年,也是我创业的第19年,回顾过去,我有很多次都在悬崖边上,走错一步就会落入万丈深渊,每一次如履薄冰地走过来,我都会提醒自己,小心,再小心一点,下一次就不会那么幸运了。

但是很多次,面对重要转型的决定,我看着眼前好像全是不可能翻越的困难,我也会想,转型的难度很高,我们有必要去改变公司业务,改变每个人,有必要这么去折腾自己吗?

但最终我们的行动证明了,这一切都是值得的,问题永远是可以被解决的。

其实,每一次看上去是幸运女神的眷顾,实际上都来自我们愿意去改变,付诸行动的第一步。

所以,在建设单仁牛商的文化中,“能力要用将来时”被写进我们的文化手册中。

这句话来自牛哲第五节第十八课,源头是来自稻盛和夫老先生的《活法》。

稻盛和夫老先生说的“能力要用在将来时”,意思就是说敢于设定现在自己还不能达到的目标,挑战更高的难度,然后再想方设法提高自己的能力,用行动去实现自己的目标。

一般人总是习惯给自己设限,总会说我不能,我不行,我不会,我不懂。

但是,优秀就在于挑战任何不可能。

我们每个人都具备巨大的潜能,一个人生命的价值高低,一家企业的价值高低,都在于我们是不是愿意去发挥自己的潜力。

如果我们不敢付诸于行动,总觉得困难太大,我做不了,抱这种态度的人,困难是永远无法克服的,人生和事业也永远无法成长。

王阳明先生说:“人间道场,淤泥生莲,世间磨难,皆是砥砺切磋我也”,生活本来就是道场,苦难才是修行。

当然,我并不是歌颂苦难,如果我们用发展的眼光去审视未来,今天的困难在明天就不算什么,还可能是发展的新机会。

在牛哲第十八课的后续就说到,当我们冷静下来,认真地看清问题的本质、突破自我的局限、提升能力、改善方法、持续探索、找寻解决的途径、借鉴他人的经验、找寻资源的支持……

就会发现这些看似无法解决的困难,实际上都可以被解决,并且在这个过程中,我们同样在学习和改变自己。

当我们相信自己的潜能,设定自己跳起来才能达到的目标,能力就会在努力达成的过程中逐步提升。

当我们达到之后,我们所获的成就感,我们的成长,我们的改变,才是人生的幸福所在。

所以,就像雷军说的,只要持续努力、不断成长,每个人、每个团队都有机会逆天改命。

我也祝福我们每家企业不要在困难面前止步,不要满足于现在的自己,而是向更好的明天勇敢地前进。

-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责任编辑 | 罗英凡

图片均来源于网络

本文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,股市有风险,投资需谨慎

■ 免责声明

本文涉及有关上市公司的内容,为作者依据上市公司根据其法定义务公开披露的信息(包括但不限于临时公告、定期报告和官方互动平台等)作出的个人分析与判断;文中的信息或意见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商业建议,市值观察不对因采纳本文而产生的任何行动承担任何责任。


下一篇: 你的团队超过2个披萨了吗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