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三板挂牌企业

首页>资讯详情

一键分享

阅读 项目亏损4000万,2亿营收归零,为什么我还让学员坚持下去?

发布日期:2025-09-01

01

前几天,我从北京开完了青爱教育基金会的第三届理事会换届会议,就马不停蹄地赶到了武汉。

湖北牛商汇的三位常委专门到高铁站接我,其中一位牛商叫柴樱丹,大家可以先看看视频了解一下。

柴总的经历在单仁牛商的学员很有代表性,在业务归零的危局中,怎么一步步去实现涅槃重生?

希望借助于我们今天的分享,能让更多类似经历的企业能够找到持续增长的方法。

02

柴总的家族经营了26年的装修业务,主要服务的对象是房地产商,给他们做样板房,从柴总的父母开始,到她们夫妻第二代接班,一直都在这个领域深耕。

因为房地产过去的高速发展,她们的生意也非常顺利,最好的时候营收规模靠近两个亿,客户稳定,项目不愁。

但是这几年,因为房地产的下行,甚至可以说是崩塌,连带着让柴总的公司遇到了巨大的问题,她们在一个项目上就亏损了4000万,公司曾经稳定的生意,过亿的营收几乎完全归零。

柴总两夫妻在母亲的建议下,在2024年的7月份走进了单仁牛商,来到我们身边。

当时,两口子非常迷茫,公司的业务和能力依然在线,但是环境变了,客户突然没了,颇有一种“运去英雄不自由”的宿命感。

所以,两口子当时的想法是要转行,装修行业不能呆了,要转到一个前景更广阔的市场,要去做养老保健。

在他们的想法中,中国人口的老龄化已经是一个不可逆转的趋势,那在养老保健上一定会诞生出巨大的市场需求。

当然,这样的想法固然没错,养老保健在未来确实是一个大市场,好赛道。

但我在对她们做了深度的分析,特别是对她们的专业能力,公司过去的资源进行盘点之后,我就问了她们夫妻几个问题。

其中,第一个问题就是请问你们有什么资源?有什么能力和经验可以进入养老保健市场?未来靠什么能够在这个市场里赢出来?

两口子犹豫了一下,我接着说:

对很多经营者和创业者来说,不是我想进什么市场,就进什么市场,用杜润生先生的一句话来说:中国的事,不在于你想要干什么,而在于你能干什么;不在于你想要怎么干,而在于你能怎么干。

就算我们站在外面看这个市场机会很大,需求很足,一定有钱赚,但是走进去就会发现,天下乌鸦一般黑。

今天中国任何一个市场,任何一个赛道,竞争都非常激烈,都非常内卷,如果没有任何的资源优势,无异于两岁孩童赤手空拳去角斗场打擂,赢得几率能有多大呢?

接着,我分析她们目前的所有资源,夫妻双方都是学建筑的,有学空间设计和空间美学的,家族过去26年一直在做装饰设计施工,无论是设能力,装修能力,还是对上游原材料的溢价能力,对下游施工团队的资源整合能力、供应链能力都沉淀了非常深厚的优势。

对任何企业来说,自己的专业能力和资源优势就是我们立身于市场的基本,这是不可以随便去放弃的,但是,我们服务的对象是可以转动的,也就是今天企业的转型重点在于转轴,而不在于转行

我们遇到的问题,是过去服务对象的需求在今天发生了变化,甚至是转移了,但不意味着企业的生意做到头了。

我们能不能把过去所沉淀的能力进行提升,在其他相关领域有所发挥,借助于互联网去重新寻找新的服务对象呢?

所以,在交流的时候,我给了她们一点点提示,要去找到长周期,能够持续服务的一些领域,虽然房地产行业衰落了,但还有没有相关的行业需要装修设计呢?

在2024年,中国餐饮行业的变化非常大,根据红餐网数据,2024年前前后后倒闭的餐饮店数量超过300万家,但同时,新注册餐饮企业达到了357.4万家。

行业的变动越大,对装修的需求也会越大,特别是今天的餐饮行业,除了在出品方面竞争,他们同样需要在环境,餐饮风格上做升级,他们的装修都需要有所变革,这就是一个长周期的需求。

那么,我们今天能不能借助于互联网,借助于短视频直播展示,包括AI搜索的推荐,让整个市场了解我们的能力,让潜在客户知道原来还有我们这样一家在装修设计行业深耕了26年的专业企业,从而去获得更多的成交机会呢?

柴总两口子把我的话听进去了,回头就在单仁牛商专家团队的辅导下开始了转轴。

这一次柴总专门来接我,就是想告诉我,在经过一年时间的准备、推广,当然也走了一些弯路之后,她们已经成为专业餐饮装饰赛道里一个有一定声望的品牌,她们最近跟内蒙古科尔沁一家连锁品牌已经签好了协议,在所有的连锁店当中都会使用她们的设计。

在2025年的8月份,她们一个月从网上拿到手的订单超过245万,在湖北本地同时有20多个项目在开工建设,还有青岛的客户通过视频认可她们的专业能力,没有选择在本地找设计公司,而是愿意飞到武汉指定要她们做全案设计。

有了结果,两口子现在也非常有信心继续在装修设计行业深耕,不断去提升自己的能力,扩展更多的应用场景。

03

其实,不管在单仁行,还是在单仁牛商的课程上,我都会跟所有企业家反复强调“原点能力”的重要性,我们也一直在研究企业的能力画布。

每一家企业都有各自的原点能力和原点业务,这些构成了一家企业的能力画布。

企业的根基就在这里,包括老板的经验、资源、团队能力全都在这个领域,如果换到一个新的领域,如果是相关领域,这些过去的资源和能力就要折旧,可能勉强也能接受。

但如果是不相干的领域,跟自己现在所从事的行业没有任何关联,跟企业原点能力没有交叉和延伸。

那么,这就等于连根拔起,去到一个新领域重新扎根,重新去打磨原点能力,企业不要说增长都充满未知,连生存都是一个问题。

何况今天中国各行各业都在卷,可能我们看上去觉得很舒服、很羡慕的那个行业,里面的人要吃多少苦只有自己知道,他可能自己都想跳出来不干了。

所以,不要轻易放弃自己扎根的领域,而是基于企业的原点能力以及市场需求,考虑新的目标对象,新的应用场景,也就是考虑怎么转轴。

这就像打篮球一样,我们背对防守,一只脚不动作为支撑点,另一只脚转动从而带动身体的方向去寻找投篮的机会,这其实就是立足于原点,去寻找新的品类机会,去寻找潜在的应用场景。

对于企业来说,有一些东西是我们保留的,比如说我的业务模式不变,产品核心的能力不变,但是,我们所选择的领域和切入点要有所调整和变化。

我们要把目前的核心产品,通过现有的行业特征和老客户标签,做用户画像的分析和关键词的分析。

再借助于互联网,特别是短视频直播和AI搜索作为网络雷达的触点,在网络上获取不同类型的客户,分析他们的需求。

只要我的核心能力可以去满足这些需求,那么,在相同或者类似的场景,我就可以去铺设这个行业的关键词,用大量的视频把自己的优势和独特性展示出去,去打不同人群的需求,服务新的客户。

也就是对一个企业来说,当我们能够在同一个产品或者是同一个品类的能力基础上,借助于全域矩阵营销增加不同应用的用户类型,添加不同的场景,就可能增加更多的用户数量,就可能带来更多的销售机会。

今天,对任何企业来说,我们都希望顺势而为进入到一个高增长的朝阳行业,这是每个企业成功的跳板。

但是,如果想要实现持续、稳定的增长,企业就必须从自身的原点能力出发,选择正确的盈利模式,沿着产品本身所需要的技术经线,包括设计能力也是一种技术。

同时,我们还需要根据市场需求的纬线,用符合时代的营销方式去触达我们的用户,借助短视频直播和AI搜索的红利,一方面了解今天的市场有哪些连续性的新需求,去帮助特定对象解决问题,另一方面,把自己的专业能力和资源沉淀进行集中式的曝光,包括借助于创始人IP形成全域矩阵布局,让潜在的客户也能深入了解我们。

从而让企业在不转行的情况下,也能够做精做深,进入到更多的应用场景和应用领域,构建出一个更大的能力场,实现持续的发展。

 -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责任编辑 | 罗英凡

图片均来源于网络

本文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,股市有风险,投资需谨慎

■ 免责声明

本文涉及有关上市公司的内容,为作者依据上市公司根据其法定义务公开披露的信息(包括但不限于临时公告、定期报告和官方互动平台等)作出的个人分析与判断;文中的信息或意见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商业建议,市值观察不对因采纳本文而产生的任何行动承担任何责任。


上一篇: 逼得苹果三星联手指控,小米如何“偷袭”了两大巨头?
下一篇: 为什么说“人工智能+”是国运级的押注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