昨天一天10个热搜里,有9个都是关于李佳琦和花西子的话题。
 
   起因就是大主播李佳琦在9月9号的直播当中,给花西子品牌一支79元眉笔带货的时候,面对粉丝嫌“贵”的质疑,破防回怼:
   “79元很便宜了,要支持国货,你买不起,有时候找找自己原因,这么多年工资没涨,有没有认真工作”。
   有的人觉得,这是讲出了刺耳的“真相”,有的人说主播不应该这么说话。
   其实,从一个企业经营者的角度看,这背后是对于流量追求和模式依赖的一种反噬,也是创业者心态的一种反噬。
   当然,这件事发生挺好的,它揭开了很多企业对于直播的幻想。
   国潮崛起的公式化复制
   花西子和李佳琦,都是吃到了国潮崛起的红利者。
   严格意义上说,国潮一个显著标志是在2020年11月,完美日记通过淘宝、天猫这些电商平台成为美妆头部企业,成功在美国上市。
   随后,橘朵、花西子这些国产品牌照猫画虎,依靠网络营销,特别是短视频直播迎来爆发式增长。
   我们总结了两个所谓“国潮崛起”的公式:
   营销上:5000条小红书+2000篇知乎+若干条抖音短视频+头部主播直播带货=一个新品牌。
 
   产品上:民族自信+仿古设计+上新速度+国产情怀=一个新品牌。
   大量的国产品牌,都是靠着这两条公式,依靠外观设计抓住了大众日渐崛起的文化自信心。
   同时,利用短视频直播在营销上的破坏性创新,配合头部大主播汇聚流量,集中变现,在短时间内就完成了很多企业梦寐以求的蜕变。
   这是国潮崛起背后的公式,也是诸多企业拿来就复制的商业模式。
   简单有效,这就是来自于外部市场的机遇。
   但此一时彼一时,机遇握久了就会成为一种桎梏。
   公式化带来的品牌难题
   在国潮崛起后,我们一度认为这是“国产品牌实现平替”的好机会。
   但李佳琦和花西子一出事,我们才发现,“国产平替”好像还只是流量意义上的平替。

 
   比起国际大牌,国产品牌的优势,是更加了解国内的社交平台,在产品和研发上还不具备真正的壁垒。
   一个代表就是,几乎所有国产彩妆品牌,都没有自己一条独有、完善的供应链,就连生产的工厂也没有。
   就像头部的完美日记,它的母公司逸仙电商直到今年8月,才宣布建成了公司第一个工厂,从代工转为自主研发生产。
   其他品牌现在都是用的OEM(代工)和ODM(贴牌)的经营模式,一个成熟的代工厂往往还要代工多家品牌的产品,这就导致市面上的产品同质化非常严重。
   都是一个师傅教的,破不了招。
   如果想破招,就得啃产品的硬骨头,让品牌得以真正依靠“产品力”升级,但这就遇到了公式化所带来的品牌升级难题。
   营销上花大钱,产品上没钱花。
 
   为什么?
   钱要给平台去买流量,还要给主播分佣金。
   李佳琦在直播中说了一句话,让我听了很是惊讶,他说花西子都快把他们家都给我了。
   结果我们一查,李佳琦一人的直播带货,占据了花西子20%以上的营收,怪不得人家要把家底给你。
   李佳琦本质上已经不是带货主播了,而是花西子的大客户,那些原本分散平台上的买家,看上去是花西子的客户,实际上全都是李佳琦的客户。
   那么,李佳琦就很明显构成了一个大客户风险。
   一个显著的区别,花西子敢像欧莱雅一样,把最好的优惠放在自己的直营店铺吗?
   答案是不敢。
   因为李佳琦不仅是占据花西子20%营收的大客户,他还是你的直播渠道,你要给佣金,还要去分利润,因为你不能失去这20%的营收。
 
   假如失去了,你的产能就会成为库存,你的团队就闲在那里没法创造价值,你就失去了重要的直播渠道,你其他赚钱的产品就可能变得不赚钱。
   这就是大客户风险,而且这个大客户不是一家企业,是一个主播,你只有喂饱了他,你才能考虑自己赚钱的事。
   我听了都觉得恐怖,这就是一种营销路径的依赖。
   所以,再次警告,企业不能把直播简化成我去找一个头部主播带货,我躺着赚钱就行了。
   主播能帮你解决产品问题吗?能帮你解决企业发展的长周期问题吗?
   一万个主播都不行。
   在商业里,不是不能去借力,但你要找的是专业的赋能机构,是帮你走路,不是代替你走路,核心还是得掌握在自己手里。
 
   不要省力偷懒,最后把命都省到人家手里了,人家说错一句话,他没什么事,企业最后倒了大霉。
   创业者精神
   当然,有些人说:李佳琦只是讲出了刺耳的真相,他只是不想直播了,故意的。
   说实话,我看了这些评论都觉得有点魔幻,我是真没想到还有这么能共情的人。
   事实上,走到今天,李佳琦不是一个人,他有公司,有团队,有客户,有供应商,他是一位创业者,一位企业的经营者。
   我是很难想象一个依靠直播的创业者说,我可以不用工作了,我坐在直播间头痛的要死。
 
   消费者怎么想还是其次,我不知道他的员工,合作商听到了会怎么想?
   恐怕第一个想法就是这家公司能做长吗?
   因为能说出这些话,很大概率就是创业者的心态变了。
   我可能今天赚到很多钱了,我的用户很多了,我就不需要再去像以前一样对待用户了,我也不是创业者了,我可以上岸退休了,我现在工作都是被逼的,
   我确实得承认,对很多创业者来说,从普通人一下子到财富自由,这种落差和刺激是难免的,心态可能确实就不一样了。
   但是,财富会因为一时的红利而暴涨,人性的进化却是漫长的。
   今天每一位创业者,其实都是要克服人性中的弱点。
   我们每一位创业者,身边其实都有着很多主体,员工、消费者、股东、合作商、社会大众。
 
   他们围绕在一起,甚至是围绕创业者本身组成了商业模式,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利益共同体。
   大家是因为一个相同的目标才聚到了一起。
   创业者必须要具备的第一个心态,就是我要能对所有人负责。
   如果没有这种心态和想法,我自己把钱赚到就好了,那真的就完蛋了。
   这个利益共同体很快就会分崩离析的,因为大家的目标不一致了。
   所以,想想员工、想想一起创业的伙伴,想想那些相信你的合作商,很多人都是把未来放在你身上的,创业者是真的需要扛起这么多的责任。
   企业持续的文化,就是需要创业者精神来代代传承的。
   同时,今天很多企业都在强调“以用户为中心”。
 
   其实,通过李佳琦,我们可能都漏了一个前提,组织也得要回到第一天创业的状态。
   就像我自己告诉所有人,从2006年走上讲台到今天,17年时间,当我走上去的那一分钟,我的心态从来都没有改变。
   因为大部分企业只有在创业初期,才会真正重视我的每一个用户。
   企业做大了,稳定了之后,谁敢保证不会像李佳琦一样,觉得是用户配不上我了呢?
   所以,在战略决策上,企业经营者要能站在未来看今天,审视我的下一步动作,这是终局思维。
   但是,组织成员在心态上,是不能站在未来看今天的,动作就一定会变形,而是要从回归到起点看今天。
 
   每一天都是创业的第一天,这就是一种归零心态。
   乐观创造长期机会,悲观执行才能让企业走的更远。